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材分析
一、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,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过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,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。内容分五段安排:第一段通过例1、例2第22~25页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,三角形的高和底;第二段通过第26~27页教学三角形的分类,认识锐角三角形、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;第三段第28~29页通过例4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;第四段通过第30~32页例5、例6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。第五段第33~34页单元练习。全面整理知识,突出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关于边和角的性质。 教材中的思考题有较大的思维容量,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知识。编写的三篇“你知道吗”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、制作雪花图案的方法和埃及的金字塔,能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,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。 二、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、让学生在“做”图形的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
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怎样写
教学目的:1.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°,并能运用它进行求角的度数的计算。2.通过让学生猜测并动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,培养学生探究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教具准备:课件课前准备:1.每人用纸剪三个三角形:一个直角三角形、一个锐角三角形、一个钝角三角形,并找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点,在中点处用笔点一个点,作上记号。2.量出剪的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,并记在相应角上。教学过程:一.复习导入:1.导入谈话: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,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?(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)2.认识三角形的内角。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,师指课件: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,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(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),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,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(板书:内角)。三角形有几个内角?(三个)二.探究新知:(一)三角形内角和的意义:1.师出示两个直角三角板,问:这两个三角板是什么形状?(三角形)
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分析
一直以来,教材始终是学校 教育 中重要的教育资料,它是教学活动内容的主要载体,也是联系 八年级 数学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媒介,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分析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范文 一 人教版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·数学》八年级上册包括全等三角形,轴对称,实数,一次函数,整式五章内容,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三个领域:“数与代数”“空间与图形” “实践与综合应用”。 第十一章“全等三角形” “全等三角形”一章首先让学生认识形状、大小相同的图形,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,然后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,并运用有关结论进行证明,最后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。 一、课程学习目标 1.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,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; 2.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,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,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
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《认识三角形》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《认识三角形》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《认识三角形》1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,使得幼儿很感兴趣。通过动手操,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,拼做三角形,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,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、认识三角形,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,三个角,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,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。 2、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。 3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,积极想象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 4、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,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。 教学重点、难点 1、认识三角形,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、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
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
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,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。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“再创造”活动,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,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,谈谈引导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做法和体会。 [案例]三角形的高。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是“三角形”,三角形的高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。 从本单元教材编排的线索来看,“三角形的高”的内容安排在三角形的分类前面,当学生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,学生会接触到按角来分的三类三角形:钝角三角形、锐角三角形、直角三角形。从例题教学的图形和课本“试一试”,教材呈现的是钝角三角形、锐角三角形,在“想想做做”第一题中呈现了直角三角形。这些三角形的概念和名称是三角形的高的知识的后继学习。教材在量高、画高时只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出了三角形的一条高,教材也使用了变式练习,通过变换三角形的位置,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的位置引起高的位置变化关系,强调底和高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