饼干被吃一半后,又有8个,问原有多少个?

结果为这盒饼干原来有32个。解析:本题是还原问题。还原问题的思考,是从应用题所叙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,利用已知条件,一步一步倒着推理,逐步靠拢所求,直到问题的解决。由题目可知,一盒饼干吃掉一半的一半后还有8个,一半的数量为8的2倍,一盒的数量是一半的数量的2倍,解答即可求解。解题过程如下:解:8×2×2=16×2=32(个)答:这盒饼干原来有32个。适合用逆推法的数学问题,应当具有以下特征:1、最后的结果是已知的;2、得出最后的结果的过程(每一步)是清晰地;(即变化过程是清晰的)3、最初的事物的情况是要求的。具有这些特征的数学问题,一般称作“还原问题”。用逆推法解应用题列算式时,经常要根据加减互逆,乘除互逆的关系,把原题中的加用减算,减用加算;把原题中的乘用除算,除用乘算。

一盒饼干吃掉一半的一半后还有8个,这盒饼干原来有多少个?

这盒饼干原来有32个。根据题意:一盒饼干吃掉一半的一半后还有8个得:这盒饼干原来有:8x2x2=32(个)扩展资料: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:交换律,结合律, 分配律,消去律。随着数学的发展, 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。群中的乘法运算不再要求满足交换律。 最有名的非交换例子,就是哈密尔顿发现的四元数群。 但是结合律仍然满足。

一年级原来有多少的数学题

教学目标1.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“求原来有多少”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,并能正确列式计算。2.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“求原来有多少”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,培养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。3.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,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;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,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。重点:理解“求原来有多少”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,并能正确列式计算。难点:理解题意,寻找数量关系,确定解题方法。教学过程:复习导入算一算20以内进位的加法。回顾 9加几,8、7、6加几,5、4、3、2加几的加法。师: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(板书课题:解决“求原来有多少”的实际问题。)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6图。师(出示例题中信息):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?师:解释“原来”是什么意思?(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。)观察课件图,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。(小组讨论,汇报交流

小学一年级数学《原来有多少》反思

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,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,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片断 。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,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、全新的学习模式。他们既好奇又困惑,既憧憬又害怕。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,我耐心的指导他们,真诚的鼓励他们,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,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,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。 反思二  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,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,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,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。例如:在教学"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"时,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、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,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,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,比比,谁抓的多。提问: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,多多少吗?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。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。 反思三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、比一比、画一画、拼一拼等动手操作,动口表述,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,可使学生明理动情

一年级数学原来有多少个的应用题

我看我儿子的试卷每次都大概是2-3题应用题,到了二年级就差不多有5道应用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