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《有多少块糖》说课稿

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《有多少块糖》。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。一、说教材:本节课是学习乘法的起始课。教材通过数糖块、数棒棒糖、数熊猫等实践活动,使学生体会乘法的实际应用,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。教材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乘法的意义,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。二、说学生: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,发现学生在数数时,可能不会按照排和列有序数数。教材中的数数活动,正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,理解乘法。三、说教法:我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,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。四、说教学目标:学生能够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,感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,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。五、说教学重难点: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,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。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,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。六、说教学过程:我创设了情境,让学生数不规则和规则的物品,感知数数的不同方式

有一些糖果,比10块多比20块少,平均分给3个孩子刚好分完,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2块,请问有多少块糖?

二年级上册开始学习乘法口诀,比10块多比20块少,平均分给3个孩子刚好分完,那么有三种可能:1、每人分4块,3×4=12(块)2、每人分5块,3×5=15(块)3、每人分6块,3×6=18(块)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2块,那么有2种可能:1、每人分3块,4×3+2=14(块)2、每人分4块,4×4+2=18(块)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是18块

二年级数学有多少块糖的学情分析和教学后记,教学反思

二年级数学“有多少块糖”的学情分析与教学后记“有多少块糖”这一二年级数学课程,旨在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数的过程,并引入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概念,进而认识乘法的简便性。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,理解相同加数的概念,掌握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,并认识到学习乘法的实际意义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来计算糖果的数量,从而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,并理解乘法算式在表达相同加数连加时的便捷性。在教学实施中,我注重学生数数技能的发挥,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。我特别强调横着数和竖着数的方法,并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算式之间的相同点,以深化对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个数的理解。通过具体的数数例子,我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,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。然而,在课程反馈中,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个数的概念仍有所混淆,表明他们尚未完全掌握乘法的内在逻辑。这提示我需要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加强对这些概念的教学

二年级数学有多少块糖教案

二年级数学有多少块糖教案:一、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?糖果。先估一估这一袋糖果有多少块?学生估计。要想准确知道有多少块糖,怎么办?生:数一数。师: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数一数有多少块糖。二、动手操作,合作交流摆一摆,数一数①每为同学都有学具(用学具代表糖块)。提问: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?②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,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。③集体展示、交流。④课件演示,老师引导学生沟通各种方法。⑤方法优化: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,为什么?(有道理就予以肯定,体现“几个几个数”给予表扬。)三、反馈练习、巩固提升教材第17页2、3、4题。(2、3两题由“堆数”实物到“行、列数方格”,数的个数逐渐扩大,抽象程度逐渐提高。4题以“数线”方式呈现从而“跳数列出同数连加算式”。)1.学生独立完成。2.老师根据“课堂生成”有针对性个体指导与集体反馈。四、课堂小结、重点提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同学们学会了什么?

...每人分得6块,一共需要多少块糖,二年级数学上册?

1. 明明和他的5个朋友一共有6个人。2. 每个人分得6块糖果。3. 所以,总共需要的糖果数为6人 × 6块/人 = 36块糖果。4. 因此,一共需要36块糖果。